《曾国藩传》 作者:张宏杰

注释和标注: 《曾国藩传【豆瓣8.6分!知名学者张宏杰继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》系列畅销百万册后突破之作!】 (Chinese Edition)》 作者:张宏杰


第二卷 湘军崛起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六章| 湘军为什么牛气 > 第 167 页 · 位置 2982

“笨”到极致就是“聪明”,“拙”到极点就成了“巧”。功能强大的计算机,不就是建立在最简单的只有“1”“0”两个数字的二进制基础之上的吗?

备注 – |第六章| 湘军为什么牛气 > 第 167 页 · 位置 2983

大道至简,把事做到极致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六章| 湘军为什么牛气 > 第 167 页 · 位置 2987

“智慧愈苦而愈明”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九章|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> 第 245 页 · 位置 4532

其实曾国藩一生做事,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,就是做得扎实,做得牢靠。

备注 – |第九章|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> 第 245 页 · 位置 4533

没特殊的地方就是最大的优点,耐得住寂寞,稳得住阵脚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九章|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> 第 245 页 · 位置 4539

以静制动、反客为主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一章| 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> 第 289 页 · 位置 5364

天下无易境,天下无难境;终身有乐处,终身有忧处”(1)。大功克成之际,往往烦恼尤多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二章| “将权位二字,推让少许” > 第 314 页 · 位置 5837

太平天国的最大问题是要毁灭全部中国文化。钱穆认为,太平天国如果只致力推翻清王朝,是可能成功的。但是他们还要全部推翻中国历史文化,就不可能成功了。他说:洪杨集团……到处焚毁孔庙,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,他们想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推翻……哪里有全不读书,把自己国家以往历史传统全部推翻,只抄袭一些外洋宗教粗迹,天父天兄,一派胡言,便能成了事?我们不必纵论其他之一切,单看他们那些国名官名,就知其必然会失败。若太平天国成功了,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。当时的洪杨,并不是推不翻满清,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,所以他们只可有失败。(5)

第三卷 总督生涯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三章| 两江总督的清与浊 > 第 370 页 · 位置 6871

国人眼里,真正的清官,必须清可见底,一尘不染,清到成为海瑞式的“自虐狂”或者“受虐狂”,才叫人佩服。曾国藩远没有清到这个程度。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,曾国藩应该归入“非典型类清官”。也就是说,骨子里清廉刻苦,表面上和光同尘。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“清官”,而是做大事。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四章| 洋人也是人 > 第 386 页 · 位置 7186

因此,中国人和外国人,当然先天就是不平等的。所以任何外国人,到了中国,都应该进贡称臣。见了中国皇帝,都必须三跪九叩。乾隆年间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到访,因为不同意给乾隆叩头,引起激烈的外交纠纷。后来嘉庆年间另一使团来华,皇帝得知他们不同意三跪九叩,干脆直接遣返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,签订《南京条约》。高级大臣见到条约内容,不痛惜中国割地赔款,却痛惜文中将中国皇帝和英国女王并排平等书写。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六章| 天津教案:曾国藩是怎么成为“卖国贼”的 > 第 461 页 · 位置 8659

百姓是随势利而转移的,并无定见,他们在自身没有危险时,热衷于低成本爱国。但一旦有事,他们往往并不敢往上冲(76),因此并不足以依恃。鼓动排外热情来对抗外国,只能被人家笑话。

第四卷 曾国藩的最后岁月

标注 (黄色) – |第十七章|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> 第 504 页 · 位置 9478

学于古,则多看书籍;学于今,则多觅榜样。”

曾国藩家书典藏本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三篇 在日记中为自己制定“日课” > 第 519 页 · 位置 9756

附课程表一、主敬——整齐严肃,无时不惧。无事时心在腔子里,应事时专一不杂。二、静坐——每日不拘何时,静坐一会,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。正位凝命,如鼎之镇。三、早起——黎明即起,醒后勿沾恋。四、读书不二——一书未点完,断不看他书。东翻西阅,都是徇外为人。五、读史——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,虽有事不间断。六、写日记——须端楷。凡日间过恶:身过、心过、口过,皆记出。终身不间断。七、日知其所亡——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。分德行门、学问门、经济门、艺术门。八、月无忘所能——每月作诗文数首,以验积理之多寡、养气之盛否。九、谨言——刻刻留心。十、养气—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,气藏丹田。十一、保身——谨遵大人手谕:节欲、节劳、节饮食。十二、作字——早饭后作字。凡笔墨应酬,当作自己功课。十三、夜不出门——旷功疲神,切戒切戒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九篇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、三致祥 > 第 534 页 · 位置 9927

吾教子弟不离八本、三致祥。八者曰:读古书以训诂为本,作诗文以声调为本,养亲以得欢心为本,养生以少恼怒为本,立身以不妄语为本,治家以不晏起为本,居官以不要钱为本,行军以不扰民为本。三者曰:孝致祥,勤致祥,恕致祥。吾父竹亭公之教人,则专重孝字。其少壮敬亲,暮年爱亲,出于至诚,故吾纂墓志,仅叙一事。吾祖星冈公之教人,则有八字,三不信。八者曰:考、宝、早、扫、书、蔬、鱼、猪。三者,曰僧巫,曰地仙,曰医药,皆不信也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十篇 凡办大事,半由人力,半由天事 > 第 535 页 · 位置 9938

凡办大事,半由人力,半由天事。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十一篇 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> 第 537 页 · 位置 9955

酬应,犹能不失常课,当可日进无已。人生唯有常是第一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十二篇 斗斛满则人概之,人满则天概之 > 第 539 页 · 位置 9976

日中则昃,月盈则亏,吾家亦盈时矣。管子云:斗斛满则人概之,人满则天概之。

标注 (黄色) – 第十四篇 若能去忿欲以养体,存倔强以励志,则日进无疆矣 > 第 542 页 · 位置 10008

至于倔强二字,却不可少。功业文章,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,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。孟子所谓至刚,孔子所谓贞固,皆从倔强二字做出。